刘震云:靠近信仰的文学和电影(中)
2016-10-23 18:39:33
  • 0
  • 0
  • 49
  • 0

⊙文∕张晴(黑白梦幻)

刘震云和家人

刘震云对自己的外祖母充满了无限深厚的感情,在谈到他最喜欢的外祖母以及她老人家的幸福时光时,刘震云不仅在语言上显示了他绝对的幽默天赋外,还流露出他自心底喷泻而涌的真挚情意。这些,在他的作品中有很多的体现。

帮刘震云家做饭的小阿姨,是刘震云太太在河南的远房亲戚,她管刘震云太太叫姑姑,管刘震云叫叔。一次,我跟小阿姨闲聊。

我说:“你在北京想不想家?”

小阿姨很健谈,她说:“姑姑和叔都对我特别好,因为他们太好了,所以我都想不起来想家了。”

她还说:“平常找我叔的人,都是河南老家的人,他们找我叔,就是让叔给帮忙,所以我叔每天都很忙。”

在谈到刘震云和他太太的关系时,小阿姨一下子眉开眼笑地说:“我叔和我姑,他俩挺好的,他们一点都不吵架,经常说笑,也经常让大家一起笑,还有妞妞也特别好。”言语间,透露着刘震云一家人之间的和谐氛围。

刘震云和太太郭建梅是河南老乡,又是北大校友,刘震云高郭建梅一届,读的是中文系,郭建梅是法律系。俩人的相识,是在北大一位同学的宿舍里。在郭建梅的印象里,中文系的人都是好浪漫、满嘴托尔斯泰、比较浮躁,她觉得中文系的都不是靠谱的主,当时,她没呆多久,就走了。
    后来,郭建梅观察到,刘震云并不是她想象的那么不靠谱。在郭建梅大三过生日时,家里很穷的刘震云给她买了两朵8毛钱的塑料花,还有4个烂梨,是那种5毛钱一堆的梨。礼物虽如此寒酸,但却是刘震云省吃节俭了好久才攒得的钱购买的。家庭同样贫穷又善于观察的郭建梅,也从中感觉到了刘震云的真诚和善良。后来,郭建梅的妈妈患了乳腺癌,到北京来做手术。瘦弱的刘震云背着郭建梅的妈妈一趟又一趟上楼下楼,下楼上楼。“有一次,我觉得他真的是背不动了,站在那里,我在那里扶着。”郭建梅回忆当时的情形时说。

那时学校的助学金只有19块5毛钱,刘震云省吃俭用拿出来作贴补,为了给病人买肉包子吃,他就偷偷跑到外头给人抄稿子,自己从来都没吃过好吃点的东西。这使郭妈妈忍不住对郭建梅说:“小梅啊,这个人真是好,你看他自己不舍得吃,一个肉包子都不尝,都给我们吃,他自己只吃馒头。” ……

这一切,使郭建梅特别感动,1985年,郭建梅大学毕业两年后,她妈妈病危。妈妈最后想看到的事情,就是想看到女儿和刘震云结了婚才肯放心地走。就这样,在河南老家,刘震云请来一辆吉普车,穿着借来的呢子衣服,把相隔50多里地的郭建梅接走了……

    刘震云真诚、善良、厚道的品质和骨子里的朴实,即使他后来成了著名作家,也没有多大改变。

刘震云本人在谈起太太时,说:“太太是我北大时期的校友,都是河南老乡,假期一起坐火车回家时,给了我表现自己的机会。本来是手上生皮炎,不得不贴胶布。她问我原因时,我就即兴创作了一个特不经意但绝对具有杀伤力的解释:‘嗨,拉小提琴拉的呗,在部队里咱当文艺兵。’”

直到现在,刘震云太太梅姐想起这件事时,都会给刘震云时不常来一句:
“小刘啊,咱什么时候买把小提琴在家拉一拉呀?”

 说起家庭,刘老师常常笑称自己在家里没什么地位,他说太太和女儿都嫌他邋遢。这点我最能理解,因为他最初留给我的印象不仅是邋遢,而且很邋遢。

曾在电影《甲方乙方》中,刘震云客串了一个特别不着调的闹自杀的情痴,那个角色,实在不怎么样。当时电影在北京热映期间,我头天晚上刚看完电影,第二下午就在华堂商场又碰到刘震云也陪着太太一起逛,我笑着说:“刘老师,我昨天刚看了你演的电影!”
    刘震云笑着没有说话,梅姐嗔怒地看一眼刘老师,说:“他演那角色,真恶心!”言下之意,也是怪他太不注意个人形象。刘老师只是一味地笑。而在即将公映的《一句顶一万句》中,刘震云再次客串,这次客串的又是一个很不着调的手机贩子相亲的角色,梅姐得知后,无奈道:“你怎么又客串了!”只是这次客串,是为了支持首次执导长电影的导演女儿妞妞(她——刘雨霖曾拍摄的电影短片《门神》,获奥斯卡奖)。

一次刘震云参加一个活动,一条裤腿卷到半腿上就台了,女儿妞妞看到后给给郭建梅打报告说:“妈,我爸又丢人了!”可见,刘震云不注意形象的“丢人”,是常有的事。

 

作为丈夫的刘震云,在太太最初辞职选择做公益律师,身边所有人都反对时,只有刘震云尊重太太的选择,后来太太因为公益律师工作的极其艰辛而得了抑郁症,刘震云立即停止写作,把全身心的注意力都放在太太身上。他四处寻医问药,并向抑郁症治愈后的崔永元取经。同时还一边查阅大量资料,寻找“快乐处方”,比如:对自己大笑、讲风趣幽默的故事、回忆生活中美好的片断等等。他一边陪太太跑步、打乒乓球和羽毛球、教她下军棋,同时还带她去风景优美的地方旅游散心,倾心交谈并督促她服药,照顾无微不至。他开导她说:“你选择的事业是超前的引领性的,你要相信自己,虽然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你既然选择这项工作,就应该接受它的辛苦和清贫。”为了进一步鼓励太太,刘震云还给她写了一句励志语录:“你是你的敌人,只有你才能打倒你;你是你的天使,只有你才能拯救你!”
  那段时间,刘震云在郭建梅的眼里,不仅仅是丈夫和作家,而且是一位悉心陪护她的心理治疗师。在丈夫的不断鼓励和自我信心的逐渐调整下,病情开始有了好转,并最终使她重新回到了公益律师的岗位。谈及这段特殊的经历,梅姐脸上洋溢着感激与幸福的笑容,她说:“震云照顾人的时候,还是很体贴入微的,如果没有他的照顾、理解和支持,也就没有我的今天。” 
  如今,郭建梅先后7次受到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的接见、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受到美国总统奥巴马夫人米歇尔的颁奖,公益律师事业取得了令人敬佩的辉煌成就。每当有人向刘震云问起他太太的事业,他就毫不含糊地说:“她的事业做的红红火火,帮助了很多弱势群体。”

一次聚会上,又有人问刘震云:“你觉得你太太怎么样?”

刘震云自豪而很认真地说:“我觉得她特别伟大。”

此言一出,听得在场的郭建梅十分感动,她泪盈于睫地说:“之前我从来没听他在别人面前这样说过我。”能在公众场合得到丈夫对自己崎岖艰辛的事业的认可与评价,对她来说,是最温暖的幸福。

在中国女性中,我认为能够配得上“伟大”二字的人,就是梅姐,她是我认识20多年来最知心的大姐和朋友,也是我最敬重和最佩服的人,刘震云能够用“很伟大”评价她,真可谓知妻莫如夫。而平常日子里,刘震云对待太太的好脾气,也使梅姐对他心存感念。他们相互尊重和理解的感情,亦一直被传为和谐爱情与婚姻的佳话。

一次在刘震云家,当我提出给他拍几张近照时,刘老师非常爽快地说着:“好,好。”然后就自己先在沙发上坐直了身子,一动不动地等待着拍照。

看着他那副认真的样子,我忍不住直笑。

随后,梅姐找来梳子,妞妞拿来纸巾,母女俩一起动作,妞妞给刘老师擦脸,梅姐给刘老师梳头发,并且又说又笑,好不热闹,而此刻的刘老师,俨然一个很听话的孩子,极力配合着任由她们母女俩嬉笑着在他脸上头上打扮着。看着他们一家三口开心和谐的样子,我一个外人所感受到的,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那天,给刘老师拍了几张照片后,我说想跟刘老师拍张合影,妞妞说:“我来拍,我来拍!”当时还在读传媒大学的妞妞,说并排站着的合影呆板不好看,她让我和刘老师坐着聊天她拍,于是,就有了一张和刘老师距离较远的对谈照。

 

刘震云:我愿给河南人做形象大使

全国人民好像都对河南人有种不太欣赏的评价,而刘震云一家都是河南人,多年的交往,我感觉,他们善良、宽容、有情意、有仁义,实在是一家让人竖大拇指的河南人。

针对河南人是不是很坏的问题,曾经在网上引起过一场“不要歧视河南人”热烈讨论,起因是一些河南人士奋而投书,发出了不要妖魔化河南人的呼吁。

就此问题,刘震云慷慨地站出来为河南人说话,他说:“如果我再不说话,我就成河南人的叛徒了。”
    河南人究竟是怎样的?如何看待对河南人的讨论呢?

刘震云说:“不讨论还好,讨论来讨论去,河南人快让大家讨论成二战时期的犹太人了。把一个民族的缺点漫画成一个人和一个地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戏剧化表现,这样说起来方便和有快感。如果河南人能成为大家对生活发泄的一个渠道和形象,对于社会稳定也是有帮助的,也算是河南人对生活的一种贡献。但问题是,大家现在谈论和嘲讽的已经是饭桌上进行了许多艺术创造的‘河南人’,而不是生活中的河南人了。”
    关于对河南土地的印象,刘震云说:“河南是一片忍辱负重的土地。乡亲们的汗水,浇灌着那里的庄稼。我曾经说过,我的姥娘,三里长的麦趟子,从这头割到那头不直腰,汗珠滴得比麦粒子还多。我一个本家舅父,自打我记事起,再炎热的夏天,中午没有歇过晌,毒日头底下——庄稼棵里有四十多度的高温——在田里劳作,一生没有吃过城里饭店泔水桶里浸泡的任何东西。当然他们创造的价值,肯定不是只养活了他们自己。”
    关于河南人的相貌,刘震云说:“河南人长得不凶恶,中等个儿,黑皮肤,一说话声音很大,人多的时候爱憨厚地笑,一个人的时候神情有些忧伤。由于皱纹里的尘土还没来得及洗干净,生活起来容易粗枝大叶。什么东西都爱一锅烩,烩菜,烩饼,羊肉烩面。这容易让人钻空子。”

关于对于河南爱出假冒伪劣产品的问题,刘震云说:“假冒伪劣也看怎么看。从精神上讲总是对好的东西的一种向往吧。模仿并不是一件坏事,一切创造都是从模仿和模仿阶段开始,但是模仿到假冒伪劣商品的地步就不对了。”

     关于对河南人口碑不好形成的现实原因,刘震云说:“河南农村现在也很穷。每次我春节回去,发现乡亲手里的钱特别破,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毛票和五元票还在市场流通,说明那里的商品经济要滞后10到20年。大家出来打工,也不是身怀绝技,而是仅仅停留在出卖自己劳动力的地步。他们在城市捡破烂,卖菜,挖地沟,干的都是别人不愿干的最低等的劳动,蓬头垢面,给人的印象不太好。偷东西也就偷个自行车,东西不多,又招人烦。这也得给我们一段时间。当我们有一天不是扛着镐而是提着电脑或唱着男高音跳着劲舞进城的时候,大家的议论可能是另一番情形。”

    关于河南人的精神层面,刘震云说:“河南人很有想像力呀。最近我听到一个河南人的笑话:要给珠穆朗玛峰安上电动滚梯,给万里长城贴上瓷砖,给所有飞机装上倒挡,说的人觉得是一种讽刺,我却觉得是对河南人想像力的一种赞扬——所以河南人除了适合打工,还适合写作。”

说起河南,刘震云一往情深,畅所欲言。

当有人问他:“如果河南人让你当‘河南形象大使’,你会同意吗?”

刘震云笑说:“给一亿多人当形象大使,总比给一款衣服或一个洗发液当形象代言人要好吧?但问题是:我同意,一亿多河南人同意吗?”
    刘震云对家乡河南的热爱,不仅坦然地流露在言谈间,更融化在他大量的作品中,他的长篇小说《故乡天下黄花》《故乡面与花朵》《故乡相处流传》,光这些书名,足可以看出河南的故乡在他心中的位置。

             耐人寻味的幽默大师 

很多人对刘震云的幽默,常常忍俊不禁。

刘震云说话慢悠悠的,但是很耐人寻味。他的幽默,是潜藏在骨子里的,是大师级的,无论在作品中,还是生活中,刘震云的幽默总是随处可见,信手拈来,且常常表现得不动声色,或许,当时读着或听着没啥,过后仔细琢磨,总能让人会心一笑,或者哈哈大笑。

比如,他在描述得知自己获茅盾文学奖的消息时,他说:“那天,我正在菜市场买菜,我特别犹豫,我是买西红柿,还是买茄子?我中午吃西红柿打卤面,还是茄子打卤面?因为西红柿比茄子贵。我正在犹豫时,我的出版人给我打来电话,说你获奖了,接着告诉我一句话,奖金比过去提高了。我当即决定买西红柿。”

比如,在此次茅盾文学奖的颁奖典礼上,他有几句致辞:“大家离文学并不遥远——想你时你在天边,想你时你在眼前。谢谢李嘉诚先生使这次奖金提高了,李嘉诚和文学的关系,是给所有有钱人树立了榜样。”“评奖像超女比赛,连在河南乡下的我妈都注意到了。我妈比我紧张,五轮六次投票当我得满票并列第一名的时候,我妈说:这个评委会是有水平的。当我滑到第六名的时候,我妈开始怀疑我,说你写的到底怎样?当最后知道我获奖之后,我妈说:评奖就要这样评!”引得全场观众掌声与爆笑如雷,有网友立即发微博称:刘震云太牛了,就连获奖感言也是一句顶一万句……

比如,自从刘震云的作品被搬上电视电影以后,有好多人说刘震云从娼了,下海了,为别人打工了云云,而刘震云听到这话以后的回答:“我的作品很多,改编了的没几部,我从未专门为谁编过,要说我接了几次客,每次来的也都是我丈夫!”

比如,不久前在杭州师范大学的讲座中,有读者请他谈谈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感受时,他回答说:“莫言获奖有很多人打电话问我感受,好比我哥娶嫂子,洞房花烛夜问我的感受。”顿时,现场一片掌声,学生们都笑成了一团。随后,当有学生问:“您觉得中国作家已经走向世界了吗?”刘震云大手一拍,反问:“杭州师范大学是世界的一部分吗?如果是,我今天就走向世界了。”

比如,一女青年这样问刘震云:“在现代文学中,我们看到作家的注意力都在以往难登大雅之堂的小说上,高雅的诗歌反倒衰微了,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刘震云一脸委屈地说:“我觉得小说挺登大雅之堂的呀!您这么说好像我在从事不正经的事业一样。诗歌的确繁荣过,如李白、杜甫,诗歌并没有因为互联网、影视而消失,问题是生活中没有了李白、杜甫。我相信李白活到现在,他还是优秀的诗人;曹雪芹活到现在,他还是一流的小说家。”顿了一顿,刘震云说:“我希望22世纪是诗歌的时代,您稍微等一下好吗?”

比如,在长篇小说《故乡天下黄花》中,作者描述文革时期一个中原乡村的村民因身处不同革命派别而发生械斗,一场混战之后,一位年轻的女村民被对方用镰刀开了膛,刘震云颇具深意地写到:“她的肚子开得还要往下”,可谓一切尽在文字中。类似于此的句子在刘震云的作品中屡见不鲜。

很早以前,刘震云看见著名作家苏童就叫其老师,一次苏童说:“你真烦,叫什么老师?”

刘震云说:“那好,以后不叫了,你叫我老师吧。”

自此,刘震云再见到有苏童在场的地方,他就向别人介绍说:“这是我学生苏童!”

在一档中央台的名人访谈节目中,主持人最后请每一位嘉宾说一个词,其他人都想了半天说了一个很大很思想的词,而到刘震云时,他一脸憨厚的表情说:“小马过河!”让主持人及所有嘉宾和观众都忍俊不禁。

还比如,一次刘震云受朋友之邀,在某大厦某公司的一间宽大办公室里休息,而他自己却说他是:“小刘看家!”

再比如,刘震云自己改编自己小说的电影《一九四二》,获得2013年中国电影金鸡奖的最佳编剧奖,他的获奖感言,再次幽默了观众一把,他首先言指冯小刚说:“冯导虽然年事已高,但他的神经末梢结满了二十多岁的奇葩,冯老,要保持。”继而谈及王朔19年来一直督促他们才最终有了《一九四二》这部电影,他言指王朔说:“王老虽然也已经年事已高,但是遇到大事,不糊涂,谢谢王老,要保持。”随后他向华谊兄弟中军和中磊表示感谢,并说:“中军是个资本家,是个画家,对剧本也爱指手画脚,但他的意见百分之九十是正确的,要保持。”……

……

都如此幽默了,但刘震云却说:“我是我们村最不幽默的。”

在刘震云看来:真正的幽默不在话头儿上,是事儿幽默而不是话幽默;再进一步,是理儿幽默而不是事儿幽默。都知道理儿是“拧巴”的,还去这样做,真正的幽默就在于此。河南人在一起不正经说话,可能是面对的严酷太多,发现用严酷对待严酷不行,于是用幽默化解生活的严酷。

关于幽默境界,刘震云说:“我本人比较向往的幽默是,说的时候也没笑,或者笑了也不要紧,出门没笑或者笑了也不要紧,回家洗洗睡的时候没笑或者笑了也不要紧,但是多少年后想起来,心里笑了,叫会心一笑。”

【未完,点右边链接阅读(下): http://hbmhzq.blogchina.com/740250684.html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